close

台灣有很多路邊停車.jpg

台灣似乎深植著「分享」的文化。
收到東西時,會自然而然地與他人分享。在Facebook上,好的資訊也會透過「分享」來擴散。此外,家人與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助也十分強烈,「遇到困難時向他人求助是理所當然的」這種價值觀早已根深蒂固。

然而,從日本的角度來看,「不方便的事情」,也就是造成困擾的行為,似乎也被「分享」了。例如,在電車、巴士或辦公室內大聲交談,以及違規路邊停車等情況,都可以算是這類行為。

特別是在路邊停車時,經常可以看到車主在擋風玻璃上留下一張寫有聯絡電話的紙條。這代表著「如果車子擋住了您的去路,請打電話給我,我會馬上移車」。

在日本,基本上會盡量避免可能給他人帶來困擾的行為。然而,在台灣,則似乎是「雖然可能會造成不便,但如果真的影響到別人,到時候再解決就好」的思維模式。

日本的「不要給他人添麻煩」這種價值觀,雖然有助於維持社會秩序,但如果過度強調,可能會導致自我否定感增加,甚至產生「無法依賴他人」的問題。

例如,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挑戰,導致「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」、「無法向他人尋求幫助」的情況變得更嚴重。此外,過度認為「造成麻煩是錯誤的」,可能會讓人變得過於拘謹,進而削弱整個社會的互助精神。

我認為,日本社會也應該像台灣一樣,更加重視「不害怕造成麻煩,彼此幫助的重要性」。透過推廣「遇到困難時可以求助」、「即使失敗也沒關係」這樣的價值觀,或許能夠打造一個更適合生活的社會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日本老公 的頭像
    日本老公

    日本老公的台灣生活

    日本老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