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台灣的一家製造商工作多年。
記得當初開始在台灣工作時,對職場氛圍感到非常驚訝。
在台灣的許多公司,到了下班時間,員工就像退潮一樣離開辦公室。
不像日本,周圍的同事或上司會考慮到彼此,進而加班的情形幾乎看不見。
此外,很多人早上也會在上班時間的最後一刻才到公司,有些人甚至一邊吃早餐一邊開始工作。
一開始我感到困惑,但現在我已經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有一天,我和我的台灣籍社長有機會談到日本的職場文化。
當話題轉到日本的血汗企業時,社長帶著疑惑問道:「為什麼日本人不辭職離開那樣的公司呢?」
社長表示,如果在台灣有像日本那樣的血汗企業環境,員工很快就會辭職,並換工作。
在台灣,工作與私人生活一般是明確分開的。
不像日本那樣加班到很晚,或是上班前就開始打掃或工作,這種情況幾乎不會發生。不過,也有聽說某些超大規模的IT企業,可能會有比日本更為嚴格的時間管理,但相對地,也會提供較高的薪酬和待遇。
此外,台灣的轉職相比日本較為容易。
求職網站和人力資源公司相當完善,人才流動性也比較高。
在台灣,由於共働家庭比較多,哪一方如果辭職,收入不會完全消失,因此轉職的環境相對較為寬鬆。
這些特點也突顯了日本和台灣工作方式的差異。
然而,幾個月後,我聽到台灣的政府機構中也有權力騷擾事件發生的新聞。
當我聽到這條新聞時,
我不禁想:「為什麼在台灣這個轉職市場已經成熟的地方,受害者沒有選擇辭職呢?」
當然,每個人有不同的個人情況,因此我們只能從外部推測。但我也在想,也許是因為公務員這份穩定的工作,才讓他們選擇不辭職,並默默接受現狀。
當台灣也報導出像日本那樣的問題時,確實讓我感到有些奇怪。然而,即使工作方式或職場文化不同,根本的問題可能還是相同的。透過這些例子,我再次反思了日台各自的工作方式和文化。